□马青玉
韩宝庄,现年70岁,开鲁县东风镇东方红村村委会副主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16年如一日,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振兴产业,时刻把村民冷暖记在心里,大力倡导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关工人的使命担当,书写着新时代“五老”的风采。
谋划产业破难题,争取项目促发展。东方红村有“红干椒之村”的美称。年均种植红干椒面积在7000亩左右,产值1330 万元,利润956万元,占村经济总值的72 %。2008年,韩宝庄成立了村红干椒专业合作社,并出任该村红干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含社员310户,种植基地5000余亩。他为群众多次协调争取种子、化肥、地膜等农资,减少种植成本。为解决该深翻致使病虫害严重难题,他多次与县农牧局汇报咨询,积极同专家合作,通过高垄覆膜和化肥调整,破解了病虫害防治难题。为培育新产业助农增收,他亲自到南方考察甜叶菊经济作物并引进种植,每亩收入可达3000元。合作社在搞好服务的同时,社员入股搞经营,抵御风险,带动广大社员、民众增收致富。该村现有红干椒生产加工企业1家,主要进行红干椒干、鲜冷藏加工,年生产3000余吨。注册的“三鲁” 牌红干椒远销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多年来,他累计为村筹集项目资金上千万元,其中高效节水增粮水利项目实现亩产增加400斤以上,亩增收达1600元。2018年建立红干椒溯源基地6000亩,提高了东方红村红干椒市场竞争力。项目区不仅全部实施了供种、施肥、灌溉、农药控制、田间管理、收购的“六统一”,还安装了30个摄像头,从源头依照标准化流程全程监管,实现了红干椒全程生产的可追溯。地头还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查看到这片红干椒的位置、种植户以及浇水、施肥等情况。用上这高科技,不仅红干椒不愁卖,而且在价格上也有优势,预计今年参与标准化种植的253户村民户均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
义务清扫十余载,带头示范护环境。走进东方红村的街路,总能看见一个高高瘦瘦、年已古稀的老人,驾驶着蓝色农柴车在村里转悠,看到哪里有垃圾,就停下车来将其打扫干净。这个人正是默默无闻、担当义务保洁员的韩宝庄。他身边随时准备着扫把、铲子,清运村屯垃圾是他每天的重点工作,无论盛夏寒冬,风雨无阻。在入户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老韩也不忘告知并号召村民清扫门前屋后垃圾,遇到村民不在家,他便自觉地将垃圾收集起来送到附近的垃圾桶里。他的行动改变了全村人的环保观念,营造了干净整洁的村屯环境。村民李孝和说道:“老韩头常年清理街道卫生、收拾垃圾,把这当成自己的事干,村里的老百姓都被带动起来了,我们村环境越来越好,老韩头的功劳最大。”韩宝庄用自身行动诠释了“五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职责,带动改善全村人居环境,为东方红村提升了宜居颜值,增添了温暖底色。
关爱传递贫困户,真情帮扶暖人心。“一滴水虽小,却能折射出七彩光芒”。村里弱势群体、贫困户的困难生活始终牵动着韩宝庄的心。他主动帮助贫困户朱金林一家,上门做危房改造政策讲解,协调危改资金5000元,从拆到建全程跟踪;与县级部门汇报并积极沟通,为其投放种羊1只,基础母羊10只,提供红干椒育苗、种植技术,帮其申请金融扶贫贷款3万元作为发展资金,规划种植6亩红干椒,免费提供膜下滴灌和地膜。他了解到村民周占民因电焊事故导致身体残疾,其妻子无劳动能力,他便积极为其争取了低保补助和专项补助……村里接受韩宝庄帮助的村民很多很多。他曾说:“我就是个没有文化的老头,能做的工作也微不足道,能帮的时候,帮别人一把。”语言朴实无华,行动却掷地有声。他用满腔热忱践行了关工人的责任担当,用默默无闻之举书写了“五老”尽责的精彩答卷。
引领文明新风尚,共筑幸福新生活。东方红村是开鲁县乡村振兴示范村,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从2019年开始,韩宝庄配合村妇联、共青团组织,在全村434户人家中开展了以培育信心、忠心、孝心、善心、良心和戒心为内容的“六心”工程,如今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有350多位,大多数都和子女共同生活。村关工委充分发挥道德评议小组、红白理事会等机构作用,有效遏制群众生活中的陈规陋习、封建迷信,引导广大群众建立节俭、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推动全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村关工委配合党支部及其他群团组织连续多年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媳妇”“孝老敬亲”和文明户典型,以典型示范引领,在全村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以好家风带好民风,弘扬好传统、正能量。如今,东方红村是远近闻名的孝心村,孝老爱亲成为该村的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