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6B版:旅游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讲好红色故事

文/本报记者 康桂君

8月的开鲁,天空蔚蓝、清澈。

矗立在英雄广场的麦新烈士纪念馆与人民英雄纪念碑遥相辉映,雄伟壮观。

在这个暑期,不少游客带着孩子走进麦新烈士纪念馆,聆听英雄故事,感受革命情怀。

麦新纪念馆位于开鲁县开鲁镇,是内蒙古东部乃至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与麦新殉难地一道构成了科尔沁红色经典之旅。

馆内陈列“麦新生平设计展”和纪念麦新文献展。驻足展厅,一件件历史实物、一张张珍贵图片,带着岁月的沧桑映入眼帘。

麦新,1914年出生在美丽的上海,1931年开始参加抗日战争。他创作的《大刀进行曲》等作品传诵至今,大大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该纪念馆以麦新烈士英雄事迹为主线,融入了麦新在上海、在战地服务队、在延安时期的革命活动和在我市开鲁土地革命时期的感人事迹,以图片、文字、雕塑、场景模型、声像等多种形式展现了麦新辉煌的一生。

麦新原名孙默新,曾用名铁克、孙克、孙培元。原籍江苏常熟,1914年12月5日出生于上海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麦新6岁上小学,12岁读中学,在他读书期间正是旧中国的大动荡时期,1925年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1928年济南发生了令人发指的“五三惨案”,这时的麦新目睹了上海人民抗议“五卅惨案”的游行,参加了声援济南人民的抗日宣传,国难、国耻、国恨,激发了少年麦新强烈的爱国思想。

1929年由于家庭贫寒,麦新的母亲实在无法支付学费,懂事的他便在15岁辍学就业,步入动荡纷争的社会,1931年东北“九·一八事变”发生,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严酷的社会现实,日益危急的国势,给麦新以更大的震撼,推动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麦新开始阅读进步书刊,结识进步人士,是冼星海的学生和老战友。他参加左翼音乐团体,以如火的激情从事救亡歌咏活动,奋力投身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成为上海救亡歌咏运动和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先行者和主要组织者之一。

“九·一八”后,日军长驱直入占领沈阳,震惊中国!全国上下呼吁停止内战,枪口对外。驻扎在山西阳泉、辽县、沁县一带的国民党第29军也怒吼起来。29军由原冯玉祥的西北军改编而成,虽然不是蒋氏嫡系,装备极差,但纪律严明,且习武成风,有很强的战斗力,由于敌我装备力量悬殊,29军决定建立大刀队。山西不缺铁,人手一刀没问题,再聘请河北武术名师李尧臣担任武术教官,李根据军队实战特点,创编了一套适用于近身肉搏的“无极刀法”,能劈能刺,简单,易学,实用。副军长佟麟阁亲自下军队视察示范,很快,全军的白刃战技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1933年,日寇进犯热河,守军汤玉麟连失承德等地,29军奉命北上御敌。刚到长城指定阵地,汤玉麟又失喜峰口,情况危急!29军迅速出击,与敌展开激烈的肉搏战,日寇见不能取胜竟动用飞机大炮对双方战斗人员狂轰乱炸。29军改变战术,持大刀夜袭敌营,一阵砍杀,大获全胜,斩首日炮兵大佐,夺回喜峰口。29军初显神威!

这是“九·一八”以来日军首次遭到重创,日本朝野惊叹为明治建军以来的奇耻大辱。

1937年“七七事变”。29军在卢沟桥打响了8年抗战第一枪。其中最振奋人心的战例是:守在宛平城楼上的某连长眼见卢沟桥西岸的守军在与进犯的日军浴血肉搏中全部阵亡,大怒,不等上级指令便急令一排前去为弟兄们报仇。

早就憋着满腔怒火的一排将士放下步枪子弹,仅携手榴弹与大刀扑入敌群,刀光血影,声震四野,全歼敌人。其中19岁士兵陈永一人就砍杀13个鬼子,并活捉一个魂飞魄散跪地求饶的俘虏。

消息传开,举国振奋,热血青年纷纷要求参军杀敌。正在上海进行抗日活动的麦新被29军的事迹深深震撼,他辗转反侧、彻夜未眠写下这首不朽战歌《大刀进行曲》,副标题是: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

《大刀进行曲》的原词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后将歌词的第二句和第七句改为:全国爱国的同胞们,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

1939年9月后上海逐步沦陷,麦新毅然辞别老母,参加党领导的战地服务队,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抗日战场。1946年2月末,经组织分配到开鲁县工作,先后任县委秘书、县委机关党支部书记、城关区区委书记和县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等职。1946年6月6日,麦新在县委开完会返回五区的途中,在刘祥营子南芦家段附近遭遇埋伏的土匪。麦新命令一名通讯员带着党的文件火速转移,他和另外一名通讯员与土匪周旋,身中四弹后落马,壮烈牺牲,年仅33岁。

“今天聆听了麦新的故事,使我感受颇深。作为新青年,我们要将他的精神传递下去,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与家人一同前来参观的大学生刘慧颖激动地说。

近年来,开鲁县积极开创主题丰富的红色研学路线,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当地旅游特色资源深度融合,擦亮红色旅游品牌,通过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在全社会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以红色资源为依托,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学习教育重要阵地。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