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宇曦
盛夏八月,漫步通辽市区大街小巷,你会发现绿树成荫,各小区内干净整洁,花草共舞,夏日美景怡人;各交通路口文明礼让随处可见,停车位内车辆全部有序停放;新建和改造的“口袋公园”慢慢融入居民生活,串起城市的精致风景。沐浴着夏日的微风,徜徉在这座迷人的城市,一幅幅文明和谐的画面悄然展现在眼前……
其实,在你不曾注意的地方,“文明”时有发生,这些暖心的人和事串联在一起,就是这座城市文明的样子。今天,请您跟随记者的脚步,细数咱通辽城的文明事儿。
精细化管理 让幸福通辽更宜居
让城市发展更精致,市民生活更美好。我市从细微处下手,下好绣花功夫,精细管理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努力为居民打造一个干净、美观、文明的居住环境。2021年12月30日,我市中心城区市政园林设施一体化养护项目签约。通过公开招标引进北京建工市政路桥养护集团,成立通辽分公司,实施中心城区市政园林设施一体化标准化养护项目,其业务主要包含道路、桥梁、排水、路灯、泵站、绿化六大专业设施的养护。
近日,走在通辽市区的大街小巷,就会发现很多北京建工市政路桥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以下简称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的设备和人员为改善城市主城区道路坑洼不平、路面下陷情况对破损路面进行集中维修。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市政项目部各维护班组充分利用周末和夜间休息时间,错开交通高峰期,对霍林河大街、胜利路、西拉木伦大街等主干道进行了修复,完成道路维修包括基础处理、路面铣刨摊铺新沥青混凝土及西拉木伦大街、科尔沁大街、平安路等人行道整治。这些项目的完工,使主城区路面更加平整、宽阔,出行更加顺畅,受到了市民的普遍好评。
科尔沁大街、霍林河大街等主要街路绿篱已开始了提升改造工程。2021年冬,我市遭遇70年一遇的雪灾,受雪灾袭击影响,主城区街路绿化带被积雪压垮、压断受损严重,加上绿篱已到服务期,老化严重。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将受损绿篱全部拔除,正在重新更换新绿篱。将在最短时间内为市民打造一个舒适、绿色的出行环境。相信,不少市民在驾车通过桥梁时可能遇到这样烦恼:在下桥的时候,车子会突然颠簸一下,给行车安全及舒适性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桥梁所对此情况展开修复工作,5月份以来,在西辽河大桥桥头处,桥梁所多名施工人员开展沥青摊铺工作。随着该处顺利完成施工,西辽河大桥“桥头跳车”整治行动顺利完成。市民出行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
当然,精细化城市治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城市治理有温度,为民服务也更贴心。6月份,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市政项目二部正常施工作业时,接到内蒙古时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反映,位于阿古拉大街库伦路西北侧,多处地砖破损严重,路面坑坑洼洼,影响附近居民日常出行。市政项目二部副经理陈亮了解情况后,立即带养护工人们赶到现场,对破损人行道制定修复方案。作业现场,工人们将破损人行道的旧基础砖进行拆除,然后回填新基础,并更换新压力砖,整个过程有条不紊,高效有序。为了使路面快速恢复,减少安全隐患,工人们顶着炎炎烈日,采取全天施工制,不间断作业,缩短修复时间,共修复破损人行道70余平。“人行道修好了,晚上带着孩子出门散步安全多了,为养护工人们点赞!”住在附近的一位老人说道。
主城区名仕花园小区内的树木过于浓密、高大,很长时间得不到合理的修剪,有的树木靠楼房太近,树枝已经伸进了居民的阳台、窗户;有的长满杂乱的枝条,极不美观;有的树枝干枯,随时会被大风吹落,引发人车损伤;有的和高压电线缠绕在一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该小区为“老旧”小区,配套物业不够健全,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热线联系到了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接到群众意见,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高度重视此事,立即安排绿化所作业人员对该小区的树木进行全面排查和汇总,通过一天的周密部署,在6月29日对该小区存在问题的树木进行了修剪,并将修剪下的树枝、枯枝及时清理,以保证行人车辆的安全通行。
这次修剪整治有效地改善了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剪除”了社区居民的烦恼,同时也为持续的高温天气以及即将到来的降雨天气做好了准备,消除了安全隐患,受到了居民的连连称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养护集团通辽分公司践行国企担当,初心如磐向未来,不断提高管养水平和服务能力,全力建设宜居、幸福的城市环境。
拆违治乱提“颜值” 宜居生活又“加码”
拆违建、出重拳、治乱象,通辽市委、市政府瞄准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违法建设等痼疾顽症,直击痛点、攻破难点,打了一场拆违治乱的攻坚战。其中最“轰轰烈烈”的要数碧桂园小区违法建筑集中整治行动。2021年9月6日,碧桂园小区违法建筑集中整治行动拆除执行专班按照《关于碧桂园小区违法建筑集中整治行动方案》要求,拆违工作全面打响,一场雷厉风行的专项整治行动在碧桂园小区内展开。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区拆违治乱后的变化吧!
小区的3-30号楼前,这里曾经是一片被业主私自外扩私搭乱建的菜园子,不仅占用公共空间侵害其他居民利益,还存在安全隐患。按照工作计划,在第一阶段,工作人员就对这里进行了拆除,仅保留了楼前原有的面积,其余扩建部分已全部拆除,恢复原貌。如今,这里新栽的京桃树排成了行,绿植也已经移栽。
在一户违建拆除较早的业主院里,一个凉亭,四趟菜池子,清新怡人,老两口在院里侍弄菜苗、浇水,忙得不亦乐乎。而这块地方曾经是一个违建车库,拆除后,老两口把这儿打造成了一块菜地。老两口对记者说道:“现在,咱们通辽市是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应该出份力。看!这个车库拆除后,真是敞亮多了,院里也宽敞了不少。”
张大爷是碧桂园小区的老住户了,小区里的每一个变化他都看在眼里,如今,私自扩建的菜园子种上了果树和花草,私自搭建的车库、仓房被“夷为平地”,他说:“走在小区里,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眼前不堵了,心里也敞亮多了,小区的整体形象提升了,住着更舒服了。”
这里,曾经密密麻麻的违建变成了整洁的公共空地,路面越来越宽、通行越来越畅、环境越来越好,这样的改变是市委、市政府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向美而行,建设文明城市、宜居城市的真实写照。
方寸之间 遇见“推窗见绿 出门见园”的文明关照
每天午睡后,居住在碧桂园小区的方阿姨和老伴就领着小孙女出门了,一岁半的小孙女出了小区门口直奔“口袋公园”,“小孙女正是淘气的时候,根本不走路,到哪都跑,只要到了这个公园里,她就停下了脚步,站在凉亭里的椅子上,看花,看马路上的车,每次都看得入迷,这也成了我们每天必打卡的地方。”方阿姨笑着说,小朋友都被这儿的美景吸引了。
今年,我市提升改造和新建60处“口袋公园”。在我市市区的街头转角处,一处处精心打造的“口袋公园”陆续闪亮登场,人们在这里自由健身、休闲、娱乐、亲近自然,这些口袋公园在城市的零星空间“见缝插绿”,于细微处增添百姓的幸福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雕塑小品已成为了生活空间的“必备之物”,在日常街角游园设计过程中,它不仅增加了城市景观的美感,同时也体现了城市文化积淀和历史意义。“口袋公园”作为街角游园的升级版,其形式多样,材料丰富,内容意境深远,给人一种体积小巧,构思精妙,造型别致的观感。
已建成的“口袋公园”融入城市特色,使其与植物主题相结合,成为附近居民每日“打卡”的社区共享交流花园,让眼见变美的城市也拥有更多的温暖,百姓生活更有质感。将自然的环境引入城市,“口袋公园”也将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补充,清新空气的天然氧吧,它的建设将增加我市绿地面积,有效起到固沙抑尘的作用,缓解市区沙尘天气。
城在绿中,人在景中。“口袋公园”就好比精巧的“城市插画”,正沿着城市肌理拂过街角、水边、林间,夯实生态基础,照亮宜居梦想。
集光成束 照亮文明星河
通辽,从来不缺少见贤思齐的力量之源。
家住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街道美瑞龙源小区的祝宝安是一名71岁的退休老党员,自2016年他搬进小区后就开始志愿在小区义务种花草,小区内的居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雷锋园丁”。六年的时间,在祝宝安的义务劳动下,昔日杂草丛生的小区变成了繁花似锦的“百花园”。
今年,祝宝安已经坚持在小区无偿绿化六年之久,每年培育花苗上万株,绿化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祝宝安义务种花添绿的行为,在美瑞龙源小区早已被传为一段佳话,他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感染着小区每一个居民,他也先后获得了“最美新城人”“志愿者之星”“通辽好人”“自治区好人”“中国好人”等光荣称号。
敖力布皋镇东喜伯营子村的村民张景武是一名退休老师,退休以来他一直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坚持义务修补村内及周边道路,1500天,他累计修路10000余米。夏天晒伤皮肤,冬天冻坏手脚,有时累得睡不着觉,但这些在张景武看来都不算什么。一辆小车,一把铁锹,万米长路是张景武四载光阴里的动人背影,他用自己的坚持感动了每一位村民,如今他早已经从不被理解,变成了家人和村民眼中的楷模榜样,在他的引领下,东喜伯营子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维修村里道路的行动中。张景武古稀之年不停歇,一心为民修长路,书写着一位乡村教师的赤子之心。他说:“只要我能动弹一天,这路我会一直修下去。”
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赛罕塔拉嘎查的格日乐其木格13岁时,她辍学撑起一个家,一手拉扯大了7个弟妹。后来,为了照顾双目失明的妹妹,她又穷尽青春年华,终生未嫁。她的爱,平凡无奇,却震撼人心,温暖着亲人的生命;她的爱,创造奇迹,体现着血浓于水的深深爱意。这么多年来,她是全村人的榜样,更是村里当之无愧的道德标杆。有了格日乐其木格这股暖暖的正能量走在前头,更多温暖在小村氤氲扩散。赛罕塔拉,家家有故事。村民陈金胡的母亲80多岁了,老人身体不好,儿媳妇端汤,孙媳妇喂药,儿孙们几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演绎着人世间最美的孝道亲情;村民宝金才的母亲80多岁高龄了,闺女、媳妇每天像哄小孩一样变着法的哄得老人眉开眼笑;村民刘图雅专挑婆婆顺口的饭菜做,婆婆病了,儿媳背着老人进进出出,求医问药,从没抱怨过一句累……到现在,赛罕塔拉的年轻人结婚后没有一家出去另立门户,独享清闲。村里90%以上的家庭都是三代同堂,孝亲敬老爱老渐成小村风尚。
在我们身边,从不乏凡人善举,文明微光,25年如一日照亮乡村孩子梦想的教师萨日娜;坚守岗位,做好门卫工作的同时,天天坚持早起,为小区打扫卫生,义务维修小区破损路面的中兴小区门卫姚国林;用爱心和孝心演绎人间真情,让孝老爱亲成为不灭的长明灯的农家妇女李占芳;危难时刻,勇者无惧,冒着生命危险从火海救出两位老人的普通教师王接小……
他们,是我们文明的底色,更是我们学习、追逐、拥抱和融入的文明之光。
公共秩序井然有序 市民乐享文明生活
市民在公共场所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来,通辽公共文明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文明礼让交通的多了、公交车上礼貌让座的多了、乱丢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了、随意插队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在通辽市图书馆,来这里看书或者是自习的人,手机都自动调成了震动模式。即使是接听电话或是走动都会轻手轻脚,尽量不发出声音影响其他人。一直备考的王国栋特意从奈曼老家来到市里,想找个安静的、学习氛围浓的地方学习,图书馆成了他的首选。他说:“这里是为我们提供精神食粮的地方,是需要保持安静的公共文化场所,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
如今,看电影成了市民休闲、放松的首选,而在观影之前,很多观众在入场时或入场后就已经把手机调成了震动或无声模式。市民张礼明告诉记者:“我经常和家人来看电影,有时带着老人和孩子,在电影院里,不仅刻意放低声调说话,在影厅里吃剩的零食包装袋、饮料瓶等都会装到一个袋子里,观影过后,自己带走或是直接给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这样做,不仅方便了别人,也是给孩子做个榜样。”
老年人出行,公交车是首选,宋景军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懂礼貌啊!每次我坐公交车,肯定有人给让座。不仅在公交车上,我们老年人无论出现在任何公共场所都会被优先、文明对待,现在的社会啊,处处是文明、和谐的场面。”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市民在公共场所表现出来的文明行为虽然只是生活中的细节,却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通辽市民已经将自己对城市的热爱转变为维护文明城市的实际行动,从我做起,在平凡中谱写着文明的乐章。
文明引导 “通辽有礼”
“用餐有礼、旅游有礼、观演有礼、交通有礼、上网有礼、服务有礼、卫生有礼、环保有礼、诚信有礼”,为推动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5月16日,市文明办启动了“通辽有礼”文明引导系列活动。围绕9个方面的内容开展丰富有效的主题宣传和实践活动,使“通辽有礼”系列实践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在“通辽有礼”文明引导系列活动的指引下,市民的文明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以“用餐有礼”为例,无论是“大餐桌”还是“小餐桌”,“文明餐桌”氛围日渐浓厚,已成为市民就餐的好习惯。
记者从市民的一日三餐中见到,“拒绝餐饮浪费”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大多数市民合理地安排着一日三餐,让家庭餐桌“光盘”,既能每顿饭吃新菜,又避免了餐桌上的浪费。根据记者观察,很多市民在采购环节就已经在减少餐桌上的浪费。家住美域华府的梁女士,孩子上幼儿园大班,她的丈夫由于单位离得远,中午不回家吃饭,平时,她只是一个人对付一下。周末的时候,一家三口都在家,为了让餐桌上的菜丰富一点,她都会提前准备很多食材,可是每个周末都不能保证一日三餐都在家里吃,有时去老人家里、有时在外面就餐,这就导致了冰箱里有很多没有吃的菜,放一天、两天还好,四五天后菜就开始烂掉或者生芽。这种状况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梁女士觉得太浪费了,于是,她改变了购买食材的方式,多动腿,少量买,每次去超市,只准备一顿或两顿的菜量,不仅避免了浪费也节省了家庭开支。
吃饭新风尚,健康好习惯,呼吁公众使用公筷公勺这方面,一些中、大型饭店做得很到位,记者在万达广场附近一些饭店看到,基本上每张餐桌上都摆放着“呼吁大家使用公筷公勺”的温馨提示,市民王敏女士表示:在自己家里可能还做不到使用公筷公勺,但是外出就餐时,大家会特别注意,每次吃饭时会和服务员要来一双公筷和一个公勺,这样给别人夹菜时别人才不会忌讳,大家的文明意识还是很强的,特别是疫情期间,避免混用餐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据记者了解,如今,私人聚会或家庭聚会“爱面子”“讲排场”这样的现象少了,大家更注重吃得好、吃得健康。
“小路口”传递大文明,6月份以来,在我市主城区各十字路口,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交通志愿者开展“交通有礼”文明引导活动。交通志愿者们身穿红色马甲,手持文明交通劝导旗,在十字路口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帮助行走困难的老年人过马路,及时阻止行人闯红灯、随意乱穿马路、电动车逆行等不文明行为,对未戴头盔的摩托车、电动车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对违规停车、随意占线的车辆驾驶员进行有效劝导,积极引导广大市民遵守交通规则,自觉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在“交通有礼”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推进下,我市城区的交通文明程度得到持续提升。文明城里文明事儿,文明人守护文明城。这些细节里的城市文明,为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